最东方:蒙古包
当第一次世界大战末
美国人将帐篷、家具搬上轿车
形成了最早的房车时
两千多年前的蒙古高原上
游牧民族就已创造出了
方便移动、随拆随卸的“房车”
它有许多称呼
“穹庐”、“毡帐”、“格日”(蒙语)
不过人们更熟悉的是它另外一个名字
蒙古包
▲
草原上的蒙古包
蒙古包的称呼自清朝后方才使用
早前都称为“穹庐”“毡帐 ”
满语中把家、屋都叫做“boo”
因此蒙古族的家就被称为“Monggo boo”
音译成汉语变成了蒙古包
▲
新疆北部草原上的哈萨克蒙古包
蒙古包为蒙古族传统建筑
主要分布在
内蒙古、新疆、蒙古等地
哈萨克族亦居住在蒙古包式的建筑中
称为毡包
其造型结构与蒙古包极其相似
仅因使用者的不同而称呼不同
▼横屏观看体验更佳
内蒙古地处我国北部
因距今7000万年以来
印度、欧亚、太平洋三大板块的
不断碰撞
这里形成了
高原、山地为主的地形
加之纬度高
距离海洋远
东西两侧又被群山环绕
使其除了东部大兴安岭等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外
大部分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
夏热冬寒
温差大
降水少且集中的气候条件下
这里形成了浩瀚无际的草原带
且越往东,水草越盛
因农业无法在此发展
畜牧成了主要的生产方式
▲
世界四大草原之一:呼伦贝尔大草原
地处内蒙古东部
由于草场随四季更替变换位置
加之牛羊的长期啃食将导致草场退化
为在寒冷的高原生存
且可持续利用草场
人们不得不逐水、草而居
四季迁徙
▲
金秋呼伦贝尔
为适应这种游牧生活
人们需要一种方便移动的“房车”
来御寒保暖、生产生活
于是蒙古包产生了
蒙古包由窝棚发展而来
窝棚:一种用柳条和树枝搭建编织而成
外部覆以树皮、兽皮的简单建筑
因窝棚大都1-2米高
且为圆锥形
为追求便捷与舒适性
人们在其顶部加上圆形天窗
底部加上木结构围墙
外部覆盖遮挡物
形成了方便移动拆卸的三段式结构建筑
也就是最初的蒙古包
▲
窝棚
如今我们所看到的蒙古包
经过千年的发展方才形成
它分为内外两部分
外部为苫毡
起御寒作用
内部为架木
起支撑作用
▲
后台回复“蒙古包”可免费获取蒙古包模型
架木由柳木制成
分为“套脑”“乌尼”“哈纳”三部分
“套脑”即顶部圆形天窗
用于采光、通风
因造型不同
主要分为井字式、插孔式、串联式
以及有颈套脑
木条交叉成井字嵌在木圈内的
为井字式套脑
为最原始基础的套脑
因外形陡峭挺拔
不积雨雪
多流行于雨雪较多的地区
如新疆北部
该类型套脑也多见于哈萨克族的毡房
▲
井字式套脑实景图
▲
图为哈萨克蒙古包
屋顶较为纤细挺拔
由上下两个木圈组成
以弓形十字梁固定的为插孔式套脑
因造型扁平
迎风面小
流行于大风地区
如内蒙古与蒙古的草原地带
▲
图为插孔式套脑
串联式套脑如插孔式套脑
沿主梁切开拼和而成
外圈串有紧密排列的匙形木片
木片打孔穿绳与支架相连后
可像伞骨随意展开、并拢
因便于携带安装
各地均有流行
▲
串联式套脑局部
有颈套脑
由上下两个木圈
以弓形梁固定而成
因造型如脖颈而得名
因独特的外形
多流行于景区展示所用
▲
图为双层有劲套脑
层数根据需求改变,多数情况下都为单层
为抵风雪
蒙古包大都无窗
因此套脑的出现
让蒙古包开合自由
人们无需出门
便可拥抱阳光
迎风送云
加之拱形圆体结构
即扩大容积
又受力均匀
具有稳定性
使蒙古包经久耐用
可谓是最重要的结构
▲
各式各样的蒙古包
乌尼为连接套脑的支架
由数根长度相同的木棍组成
两头削尖或打孔后
插入套脑
连接“哈纳”
为保证稳定性
它的长短大约是套脑直径的1.5倍
▲
蒙古包框架
套脑、乌尼与哈纳
“哈纳”为墙
由长短不一,粗细相同的柳条
如渔网般相互重叠制成
连接处打上皮钉
可随意展合、拼接成墙
因此哈纳的多少
成为衡量蒙古包大小的标准
如有人问起居住在蒙古包内的人们
“你家蒙古包有多大”
他定会回答
“有4/6/8/10扇哈纳大小”
在过去
哈纳的多少也是等级高低的标志
百姓住4扇哈纳蒙古包
富人住6-10扇
王爷和喇嘛上层才可以住12扇哈纳
▲
坝上草原的蒙古包
由于制成哈纳的柳条长短、大小、宽厚没有硬性要求
因此会存在哈纳大小不对等的情况
如蒙古的4扇哈纳蒙古包就与内蒙古5扇蒙古包一样大小
因此经常在牧区生活的人们又会通过皮钉与网眼的数量、大小
来判断蒙古包大小
可汗居住的蒙古包
等级最高
规模最大
装饰最丰
可同时容纳百人
称呼也变为“宫帐”
▲
成吉思汗陵的成吉思汗宫帐
“宫帐”也称“金帐”
该类型蒙古包不仅用于可汗居住
还用于召开会议、举办宴会、迎接使团等
《马可·波罗游记》曾记载其见过可容纳1000士兵的大型宫帐,但游记本身具有虚构性,且难以查证其真实性存在争议,但亦从侧面证明“宫帐”的宏伟
宫帐上方设有三叉戟
称“苏鲁锭”
蒙语“矛”的意思
分黑白两色
黑为“哈喇苏鲁锭”
象征战争与力量
白为“查干苏鲁锭”
象征和平与权威
▲
蒙古包前的苏鲁锭
相传
成吉思汗出生时
手中握有菱形胎血
被认为手持“苏鲁锭”出生
乃上苍派来拯救蒙古族的英雄
后蒙古帝国第一谋士耶律楚材
俘获俄罗斯工匠
命其按照此图案打造标志物
取名“苏鲁锭”
设在成吉思汗宫帐顶部
并作为蒙古军队的军旗与军徽
代表战神
代表成吉思汗
表至高无上之意
▲
蒙古包式建筑前的苏鲁锭
如今其摆放位置已不再局限于宫帐顶部
套脑、乌尼、哈纳
让蒙古包伫立在草原
而苫毡
让蒙古包生活在草原
苫毡由羊毛制成
套脑上的叫幪毡
为正方形
四角系绳
为更好的采光仅南面可开合
▲
蒙古包的幪毡被打开
铁制烟囱从包内伸出
清晨,阳光正好
人们打开幪毡
阳光透过天窗温暖包内
到了晚上便又盖上
一开一合
与自然相谈甚欢
▲
幪毡被打开的内部模样
乌尼上的叫顶棚
由前后两片苫毡环套而成
包裹哈纳的称围毡
呈长方形
一般有3-4片
不同部位的苫毡
都需用绳索牢牢固定在门框上
风吹不破
雨打不湿
并可随冷暖
增减厚度
▲
裹得严严实实的蒙古包
寒冬飞雪时
添上几层厚毡
生上一团暖火
室外冷风彻彻
室内温暖如春
人们饮下马奶酒
谈笑风雪何时停
暖春何时归
一木一毡
在草原重拾烟火
▲
雪中的蒙古包营地
可拆卸结构也让蒙古包的搬迁极为简便
数匹牛马
便可背负一个家辗转千里
到达新草场时
男子搭包
女子烹煮
当饭香飘起
蒙古包也已搭好
新的生活又将开始
▲
迁徙中的一户蒙古家庭
如今所见的蒙古包大多是落地式
然而在蒙元时代
随着蒙古族的壮大
人口增多
畜牧业发达
人们进入大游牧时代
需要大规模、长距离的进行迁徙
需装卸的落地式蒙古包稍显不便
于是人们开始将蒙古包建在车上
由牛马拖运
称为“帐幕”
又称“家车”
(蒙语格日特日格)
▲
刻画在蒙古1000图格里克钞票上的帐幕
帐幕小则一头牛就可以拉动
大的需要数十头牛
可谓移动城堡
大迁徙时
大帐幕在前
小帐幕在后
而后又跟随数百牛马车辆
浩浩汤汤
硕为壮观
▲
帐幕
帐幕的出现
让蒙古人在包内
就可跋山涉水、辗转草原
方便了游牧生活
同时在战争时期
它又成为
征战四方、开疆扩土的利器
▲
现代小型的移动蒙古包
《黑鞑事略》记载
茶合得(察哈台,成吉思汗次子)
征战碣石城(今克什米尔)
数年不下
遂调兵增援
出征军队中除了士兵
还有老小畜产,车载辎重
且多十三四岁少年
尽皆生活在帐幕上
行军之路三五年久
人们生活如旧
牛羊照产
等到目的地时
少年长成
便可上阵杀敌
▲
乌兰布统草原及蒙古包
《黑鞑事略》为南宋彭大雅著作
其内容记载彭大雅、徐霆二人分别在
1232年与1235-1236年随奉使到蒙古的所见所闻
“霆在草地,见其头目民户车载辎重,及老少畜产,尽室而行,数日不绝,亦多有十三四岁者。问之,则云此皆鞑人调往征回回国,三年在道,今之年十三四岁,到彼则十七八岁,皆已称胜兵……”
前方
士兵奋勇杀敌
保家卫国
开疆扩土
不远的后方
牛羊成群
老少在蒙古包内煮酒烹食
等待英雄们的归来
蒙古包将家与国融为一体
卫国便是保家
保家亦是卫国
不战则已
战则必胜
蒙古军队由此成为草原上战无不胜的雄鹰
一代天骄成吉思汗
方可一统蒙古高原
建立疆域辽阔的蒙古汗国
横扫欧亚!
威震海内!
成为民族的骄傲!
▲
成吉思汗像
蒙古包因游牧而生
也随游牧的消失而势衰
自明清以来
山西、陕西等地
多发干旱、黄沙等自然灾害
成千上万的晋、陕灾民为谋生
自杀虎口(位于今山西朔州右玉县)
汹涌进内蒙垦荒、经商
史称“走西口”
明朝时期,山西杀虎口(西口)为汉蒙边境通商口岸
▼西口古道旧址
走西口为内蒙当地
带来农耕,商业与土木建筑
使得游牧变成定牧
定牧变成定居
蒙古包逐渐退出蒙古人的生活
如今
大都只作为蒙古族传统文化的象征
出现在景区内
好在人们一直努力让蒙古包重回生活
新式的“蒙古包”出现了:
蒙古包民宿
▲
蒙古包民宿
自带发电、供暖系统的蒙古包
▲
自带空调的蒙古包
仿蒙古包式的大型建筑等等
山川无言
日月无声
作为游牧民族
数千年生活的智慧结晶
蒙古包见证了游牧文化的
兴起、强盛与衰落
也孕育了蒙古族人的
坚韧、豪爽与勇敢
▲
蒙古族自小便开始学习摔跤、骑马等运动
勇敢、直爽、真性情早已融入了这个民族的血液中
当我们走近它
触摸它
并在其旁
饮马奶酒
赏“那达慕”时
“那达慕”为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
为庆祝丰收而举行
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开始,为期5天
大会内容有摔跤、赛马、射箭、套马等
▲
那达慕大会赛马
那数千年前的游牧生活
仿佛就在眼前
▲
那达慕大会:万马奔腾
此时的它
不再是一种建筑
而是一种文化!
一种东方之美!
下期课题由你来定!
在评论区留下你的宝贵意见!
出品人:胡鹏飞
编辑:吴宝善
模型/动画/剪辑:李文伟 黄剑
制图:陈璇 李斯伊
校对:符峰、符媚媚
录音:符峰
监制:肖鹏
图片源自图虫创意,均已获得授权
参考文献:
1.郭雨桥. 细说蒙古包[M]. 东方出版社, 2010.
2.关晓武, 李迪. 蒙古包的源流、制作工艺与文化内涵[J].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09(S2):23-29.
3.吉尔嘎拉. 游牧文明:传统与变迁——以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为主[D]. 2008.
4.孙乐.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传统民居研究[D]. 沈阳建筑大学, 2012.
5.周璐璐. 蒙古包建筑文化研究[J]. 建材与装饰, 2019.
— END —
运营中心
OPERATION CENTER
TEL: +86 18163678892
E-MAIL: 704388365@qq.com
人力资源
HUMAN RESOURCES
TEL: +86 15773137942
E-MAIL: 1546905447@qq.com
请为喜欢的文章点上“在看”